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化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11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参会对象主要是2021年以来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群体。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健同志主持。
会上,刘健结合当前学院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指出五年考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青年教师能尽早进入状态,合理规划教学与科研进度。
副院长银锋给青年教师们重点讲解了教学部分的考核要求,从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到课程建设进行了逐一解读,强调教学不仅是任务,更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他提醒青年教师要重视课堂质量,注重学生反馈,在教学中不断打磨方法与技巧。同时,也要积极参加教学竞赛、撰写教改论文和申报教改项目,以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特别是针对教学部分的考核指标,银锋逐项说明了课时达标标准、学生评教的权重以及教学成果的认定范围,让青年教师对教学考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副院长郭奕鹏就科研考核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从课题申报、论文发表到学术交流,逐项解析认定范围与评分细则。他提醒青年教师要早做准备、注重积累,避免临近考核才突击应付。同时鼓励大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尤其要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申报。为防止青年教师们错过各种项目申报时间,郭奕鹏专门梳理了2025年度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时间节点,建议青年教师提前谋划选题,加强同行交流,提升申报书质量。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委员谢霄男聚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系统解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清晰划定科研、教学、人际交往中的“廉洁红线”。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接受师生监督,遇到廉洁风险问题及时反映,将廉洁自律内化为职业习惯。
最后,刘健要求青年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形成习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提高思想认识,筑牢师德根基,以“六要”为标准,争做新时代“好老师”“大先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写:张立伟
初审:毛安翼
复审:谢霄男
终审: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