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3月17日,东莞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东莞市教育局政策研究室、松山湖管委会负责人和东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院党委副书记郭奕鹏副教授主持会议。
市教育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树新、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陈礼兴、松山湖科教局教育科副科长刘志方、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杨碧玉、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庆兵、松山湖实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刘利玲以及东莞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王建新、东莞理工学院马院教研室主任肖凤良等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主题发言。陈树新认为,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着力于加强统筹,树立系统思维,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进行改革。陈礼兴认为,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即道德与法治课程备课工作量大,教师的专业水平亟待提高,希望在一体化建设中得到我校的引领和指导,进行深度合作。刘志方在总结了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后,强调既要提高站位,把握大势,又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瞄准目标加油干,可以在建立一体化建设的决策协调机构、成立一体化建设联盟机构、落实资源共享机制、实施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杨碧玉结合教学体会,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践行一个宗旨即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两个联动,即课程、课题、课堂的联动和大学、中学、小学的联动;用好三个载体,即马列读书社、经济研究社、淞沪法律社等学术团体,建构四个课程,包括马列主义原著导读、时政论坛、模拟法庭、生涯规划等;办好五个项目,主要是共建课程、指导研究性学习、送课到校、大中小学手拉手活动和智慧课堂优课微课等。刘庆兵认为,通过办好思政课,守好主阵地,拓宽主阵地,实现协同教改育人,注重环境育人。王建新认为,思政课教学应该进一步推动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实现课堂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的课程化,打造金牌教师、金牌课程、金牌科组、金牌成果。刘利玲认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急切需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期待与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共同提升教师能力。肖凤良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阵地,完全可以在一体化建设方面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叶妙娴、教务处副处长杨秋平表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职能部门将创造有利条件,给予大力支持。
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曾莉作总结讲话。她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希望松山湖园区大中小学积极行动,在推进一体化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曾莉表示,管委会将大力支持一体化建设,可以探索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年度项目列入松山湖新发展研究院,组建高水平团队进行研究与实践,力求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唐元松对会议进行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准备有厚度,讨论有高度,成果有深度,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步伐,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撰稿:唐元松
初审:毛安翼
复审:郭奕鹏
终审:唐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