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院举行第16期科研工作坊

发布人:张宇帅 发布时间:2025-07-11 09:33:51 浏览次数:

77上午我院举行第16期科研工作坊。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刘森林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题为“重审‘启蒙’: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的学术讲座。马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健及全体青年教师出席活动。讲座由副院长郭奕鹏主持,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钊教授、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先珍副教授应邀与会。

围绕讲座主题,刘森林教授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一是问题的提出,“启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思想史的梳理,从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启蒙的阶段性、德国的反启蒙传统及与马克思的关涉、对启蒙的重新理解等方面廓清了重审“启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是何为启蒙?对于此概念基本有两种理解:特定的理解和泛化的理解。持特定理解的学者把启蒙看做一个时代、一场运动和以法国为核心的思想运动;持泛化理解的学者把启蒙看做人类思维的新状态,意味着新世界观的开启,启蒙在重新理解人和人与世界关系中重塑整个世界。三是从三个意义上区分启蒙与启蒙运动:单纯哲学意义上的启蒙、政治-经济-社会意义上的启蒙、对具体历史及经济社会过分批判后回归人文思考意义上的启蒙。马克思的主张符合第二种意义上的启蒙。四是对启蒙的界定,即把启蒙分为激进启蒙、温和启蒙与合理启蒙三种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符合合理启蒙的理解。五是启蒙的推进。从哲学、政治到经济社会的逐步推进,是理解启蒙的现实路径,并且强调经济革命的启蒙意义更为巨大。六是对极端启蒙的拒斥与超越。对启蒙的重审有助于我们对此概念进行解蔽和祛魅,可以澄清附着在此概念之上的错误理解和极端解释。

在评论和问答环节,刘健院长和郭奕鹏副院长感谢刘森林教授带来精彩报告,并介绍了刘森林教授的学术履历和重要贡献。与会教师们就讲座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刘森林教授逐一作出回应与解答。林钊教授对报告作了精彩的总结,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徐多文

初审:毛安翼

复审:谢霄男

终审:刘健


Copyright  2019 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松湖校区: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   传真号码:0769-22862902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