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活动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与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系列讲座第7讲顺利举办

发布人:张宇帅 发布时间:2024-10-09 10:56:17 浏览次数:

2024年10月7日晚,“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与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系列讲座第七讲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列宁对马克思《资本论》辩证法的继承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源头”。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列宁思想研究会会长王东主讲,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涂良川,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来庆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袁蓓担任与谈人,东莞理工学院特聘副教授陈兵博士担任主持人。本次讲座采取线上方式,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近500名师生参会。

在主讲环节,王东老师主要围绕列宁对马克思《资本论》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王东老师指出,列宁阐述了马克思《资本论》逻辑的特殊意义。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是唯物主义的逻辑,也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不理解《资本论》的哲学精髓及其同黑格尔逻辑学的内在联系,就不能真正理解《资本论》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底蕴。写出《辩证法》是贯穿马克思早年、中年和晚年的哲学宿愿,而列宁从三条路径发现了马克思的心灵奥秘,即其对《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狄慈根《短篇哲学著作集》、拉法格《回忆马克思》的阅读和撰写的笔记。矛盾观、实践观、共殊观是列宁阐发马克思《资本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同一原则的三大哲学基石。矛盾观是辩证法的核心,列宁对此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作出了最简明扼要的理论概括。实践观是认识论的基础,在资本论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共殊观是辩证逻辑的精髓,共殊观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现代化理论源头。列宁结合《资本论》中的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积极探索俄国现代化道路,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七个构想。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伟大实践对马克思《资本论》、列宁新经济政策道路和晚年构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21世纪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时代潮头。

在与谈环节,涂良川老师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发掘马克思主义重要文本中的哲学底蕴,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当中去激活、运用和发展它。这就需要当下的研究者不仅深入研究,还要像马克思一样对时代问题进行时代的思考。来庆立老师指出,要结合实际的、时代的问题进行理论阐发和研究,避免做抽象式的研究;应该做倒退式的研究,从哲学和历史学的系统性思考的角度出发做研究;一个有深度的研究应该呈现出整体、科学、严密的哲学思考,而不仅仅是对经典作家的引用和誊抄。袁蓓老师提出,列宁实际地抓住了共殊观去讨论俄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道路,与此相对,许多哲学家在阅读《资本论》时更关注无产阶级革命主体解放和主体产生问题。例如,卢卡奇试图回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重构历史辩证法,回应革命主体问题;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强调无主体的多元决定结构。

本场讲座以列宁对《资本论》辩证法的继承发展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资本论》的逻辑及其对各民族探索特殊发展道路的意义。主讲人的细致解读和与谈人的多角度讨论,既为研读《资本论》等经典著作提供了思路借鉴,也为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提供了方法指引。


撰写:马研会

初审:毛安翼

复审:谢霄男

终审:刘健


Copyright  2019 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松湖校区: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   传真号码:0769-22862902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