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和东莞理工学院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2024年年会在我校召开。全国180余名专家、学者、学术期刊编辑参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释等主题展开研讨。
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忠红表示,本次研讨会对于进一步总结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更好地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境界。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表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通过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在时代前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贡献理论智慧和学术力量。
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钟明华教授表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石、思想前提和实践指南。希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努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关注现实生活,聚焦时代课题,深入探索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守正创新,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共有三位学者作主旨报告。分别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作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话语逻辑》报告。韩庆祥教授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包括六大核心话语,一是中国实际,具体包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丰富人类精神世界,增强人类精神力量,促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二是魂根结合,即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魂脉要与根脉相结合;三是文化生命,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体基石,魂根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四是明体达用,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伟大意义,实践之用和理论之用;五是文化使命,即文化繁荣,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六是文化主体,即掌握或者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落脚点和最高的目标追求。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森林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明”概念》报告。刘森林教授认为,马克思的文明概念经过了从德国的文明概念到法国的文明概念,最后走向苏格兰文明概念的扬弃和充分吸收其积极成果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明概念把生产方式看作文明的基础,这种文明具有三大特点:一能照顾更多的人,特别是底层人群;二是特别关注文明的底线,即尊重和保护弱者,最大程度地管理和约束暴力,正确处理好文明和自然的关系;三是提供了一个普遍的标准。
东北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院长田鹏颖作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新拓展—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哲学基础的思考》报告。田鹏颖教授认为,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基本矛盾要整体把握,即不能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矛盾割裂开来,要在社会有机体里面,掌握这两个社会基本矛盾内在的本质;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复杂逻辑,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是单一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三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创新发展有助于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省内多所高校的10位学者相继做了专题报告。随后,会议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分论坛讨论。在闭幕式上,主办方举行了青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青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研讨主题契合当前重大时代课题,聚焦于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参会代表年轻化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青年学者的交流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贡献更多高质量理论成果。
撰写:李净、马冀群
一审:毛安翼
二审:谢霄男
三审:刘健